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

        

神经内科(脑病科)三病区,专科始建于1998年,是集临床急救、治疗、康复、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先后在北京、西安、兰州、南京等地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治疗技术,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精湛的医技、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北京人民医院、兰州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优势和业务特长,树立“市级医院,省级水平”的科室形象。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科室拥有床位51张,设有简易式家庭化病房6间,拥有紫外线照射光量子血疗仪、多参数监护仪、多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呼吸机等先进的医疗设施,并能充分利用医院提供的硬件设施(双排螺旋CT、核磁共振、动态脑电图、DR设备、大型C臂、全自动血液生化仪、多维彩超、直线加速器等),为成功救治脑出血、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癫痫、眩晕、周围神经病、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提供了科学的保证,我科除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急诊急救工作外,同时也承担着本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各项工作和部分疑难病的救治。近5年来病床使用率均达到100%以上,并能熟练的开展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科室技术标准所要求的诊疗技术。每年门诊量8000余人,每年收治住院病人1700余人.
我科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并研制出专科中药制剂。吸取现代医学的长处,发挥中医药优势,进行综合治疗,在中风病诊疗方面,坚持辨证施治原则,强调急性期活血化瘀、痰瘀同治、通腑醒神,恢复期重视益气活血与肝肾同治,坚持以中医药为主,采用中西医两套手段,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临床行之有效的辨证诊疗方法。对脑梗死超早期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并同时采用多种中医药制剂静注、灌肠、口服,配合针灸及多种中医传统外治法(如点穴、拔罐、穴位敷贴、熏洗等),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收治病种

主要包括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免疫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变性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功能性病变等类型,常见的病种有脑梗塞(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蛛网膜下脑出血(出血性中风)、头晕、脑炎及脑膜炎、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症、视神经脊髓炎、帕金森病、舞蹈病、癫痫、肌萎缩侧索硬化、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面神经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头痛、焦虑症等。


科室荣誉

与甘肃省人民医院成立“甘肃·人民医院优势学科医联体—脑血管病中心”
2014年被天水市卫生局评为”天水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015年被天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天水市卫生计生系统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017年被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省护理工作先进集体”
2018年被天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理单元”
荣获2018年度甘肃省首届护理品管圈(QCC)三等奖
荣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荣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荣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被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为”2016年度优秀护理示范岗”
被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为”2017年度优秀护理示范岗”
荣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度护理病历评比二等奖
荣获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度护理病历评比一等奖

......
您现在位置:科室导航 >> 内科系 >> 神经内科三病区 >> 相关疾病 >> 浏览文章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
    时间:2019/4/18 11:23:03    作者:未知


    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病(脑梗死)发病2周至6个月处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

    (二)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

    (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

    【疾病知识】

    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引起脑梗塞得根本原因事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的供不应求现象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梗塞性坏死。闹栓塞是由于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引起的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饮食指导】

    1、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者)、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尽量避免进食动物肪和内脏,螃蟹等,多食瘦肉,蔬菜,水果。

    2、总热量,少食多餐,切忌暴食。

    3、戒烟、酒。

    4、病人进食时应从健侧喂入。

    【康复指导】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头部不宜抬高,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进行被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病人在他人保护下可进行床上、床下主动运动。老年人晨起时应安静分钟后,在缓缓起床,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或自伤。言语训练首先从做吹氧动作开始,利于这一动作转化发出“P”的语音,然后练习韵母发音,再读单词,句子,逐渐过渡到讲话。

    【出院指导】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忌暴饮、暴食,仅是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

    2、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3、保持情绪稳定,忌紧张、暴躁、兴奋过度。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房颤等,如有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及时就诊。

    5、坚持服药,定时复查血糖,血脂。

    6、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