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内分泌科为内科综合科室,诊治消化系统、内分泌常见病和多发病。 消化系统、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为本科特色。对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科室拥有全市最先进的OLMPUS-290高清胃镜,
德国ERBE高频电刀VIO 300D,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结肠镜、美国PB740有创、无创两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价值500余万元的先进设备。近年开展了消化系统的内镜检查和镜下的射频治疗,特色的诊疗手段吸引了我市及周边县诸多患者慕名而来。
科室有1个病区48张床位、附设内镜中心、脾胃病研究-实验室等。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4人。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有效地保证了医疗质量。

  2008年8月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确定并命名脾胃病科为“第三批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它集医疗、保健、教学、人才培养、技术指导为一体,担负全区消化疾病预防治疗的重任。
消化内科疾病病种多、范围大,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肝脏、胆囊、胆道、胰腺等器管组织的病变。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诸多内分泌疑难杂症,病情复杂,诊断治疗都比较困难,我们全科人员不畏艰辛、勇于探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基本上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同时也使消化病科、内分泌科的水平走在全市同级医院的前列。
目前我们已成功的开展了食道扩张术、食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摘除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展使原来一些手术治疗的疾病,现在不用手术就解决了,而且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

科室特色
1.现代医学诊疗设备
1.1 电子内镜检查
全市最先进的OLMPUS-290高清胃镜,可以让以往难以识别的病灶得以清晰显现,有效增加了检查效率,减少了漏诊概率,让早期消化道肿瘤无所遁形。
德国ERBE高频电刀VIO 300D,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血管闭合好,术中术后出血少,病人痛苦小,是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顶级设备,深受医学专家的认可和青睐。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已为多位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日本奥林巴斯1T140型、180型电子胃镜2套,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高图像色彩还原性、便于发现微小病变;诊断更准确。
日本奥林巴斯P30型纤维胃镜1套。专用于乙肝、丙肝等潜在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患者。

1.2 色素内镜检查
色素内镜检查可以发现胃肠道的微小病变,是一项先进的筛选早期癌的检查技术。色素内镜检查是将内镜检查与粘膜染色方法结合,通过口服或内镜下喷洒后,增加正常粘膜与病变粘膜之间的对比度,准确地显示胃肠道粘膜病变的形态特征,区分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和癌性病变,在发现微小病变、区别良恶性肿瘤、鉴别粘膜和粘膜下肿物及指导粘膜组织活检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反复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近年来,采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以及套扎器套扎技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取得满意的疗效。
1.4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
息肉是向消化道腔内突出的粘膜表面局限隆起性病变。而腺瘤性息肉往往易发生癌变,因此主张及早切除。内镜下配有高频电凝电切治疗仪可对消化道息肉进行摘除。高频电发生器可产生电凝、电毁和凝切的混合电流。混合波根据一定比例发出电凝电切波,达到治疗的最佳结合。本手术不需麻醉,操作方便,痛苦小,对年老体弱及小儿均适用。
1.5. HP检测,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乃至胃溃疡、胃癌有关,是人类胃粘膜慢性炎症的重要病因。
C13尿素呼气检测仪:简便、快速、准确、无痛苦、无创伤、无交叉感染的风险,是尿素呼气试验法诊断的最大优点。适用于临床、体检。

 

2.人才梯队
科主任:张和顺,1983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学历,甘肃中医学院兼职教授。2002-2004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班,获结业证书。现任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脾胃病(消化) 科、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2007年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委员,2008年当选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当选甘肃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理事。1999年入选天水市“1112”跨世纪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05、2014年被麦积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麦积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主持完成天水市科技局支持科研课题3项,获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编出版《
中西医临床诊疗全书:消化内科分册》,发表论文30余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诊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擅长于内科疑难症、危重病的诊治及抢救;主持消化、呼吸内窥镜诊断、治疗;在糖尿病规范诊治、糖尿病患者教育方面颇有建树。
王荣, 男,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于2008年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师从大内科主任暨脾胃病科、内分泌科主任张和顺主任医师多年,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熟练操作本科设备仪器。能熟练进行消化内窥镜诊断、治疗;在糖尿病、甲状腺病规范诊治方面颇有建树。
庞彩霞 女,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 2008年取得中西医结合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师从大内科主任暨脾胃病科、内分泌科主任张和顺主任医师多年,能熟练处理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处方精准,熟练操作本科设备仪器。能熟练进行消化内窥镜诊断、治疗;在糖尿病、甲状腺病规范诊治方面颇有建树。
屈阿刚  男,医学学士、主治医师。2006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师从大内科主任暨脾胃病科、内分泌科主任张和顺主任医师多年,能熟练处理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处方精准,熟练操作本科设备仪器。能熟练进行消化内窥镜诊断、治疗。目前就读于甘肃中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
赵小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13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师从张和顺主任医师,学习消化病学、消化内窥镜等。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治。
潘明胜,男,医学学士、住院医师。2011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师从大内科主任暨脾胃病科、内分泌科主任张和顺主任医师多年,能熟练处理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处方精准,熟练操作本科设备仪器。能熟练进行消化内窥镜诊断、治疗。目前就读于甘肃中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
吴杰,医学学士,住院医师,2013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
师从张和顺主任医师,学习消化病学、消化内窥镜、内分泌学及重症医学,医学伦理学等。
吕娟,医师,医学硕士,201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师从张和顺主任医师,学习消化病学、消化内窥镜、内分泌学及重症医学,医学伦理学等。
  3. 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对不同层次专科人员进行分别培养,从医疗、教育、科研各方面通盘考虑,注重个性,加强引导。
      传承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消化)、内分泌诊治理论和经验,继承名老中医关于脾胃病(消化)、内分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创新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消化)防治理论和新技术,通过专科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既精通中医,又懂现代医学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以岗定人,建立人才竞争淘汰机制,维系和保持学科带头人及省重点学科的领先地位。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我科进行经验交流 。

......
您现在位置:科室导航 >> 内科系 >> 消化内科一病区 >> 健康科普 >> 浏览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健康宣教
    时间:2019/4/22 10:06:19    作者:未知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因胃内容物(含胃酸和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及食管以外的部位(如咽喉、口腔、肺),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根据胃镜下是否发现食管黏膜糜烂,可将其进一步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

    本病是一种消化道慢性疾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妊娠等情况,都会增加其发病风险,因此常见于以下几类人群:

    1.中老年人

    目前普遍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国内调查显示,30岁以上者的反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

    2.生活习惯不良者

    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由于胃部常常受到刺激。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也会相对较高。另外,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甜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往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危人群,很多人在吃完这类食物后,胃食管反流病都很容易发作。

    3.肥胖者

    胖是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发生的中度危险因素。超重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研究发现,短期(1年)内的体质量增加与本病症状显著相关,体质量增加越多,越易出现反流、烧心等症状。

    4.孕妇

    怀孕后,为了确保胎儿的营养,孕妇常常加强营养,对食物的摄取量也大大增加,这就给肠胃造成一定的负担,当过多的食物积结在肠胃中不能消化时,就容易形成反流。

    妊娠期的妊娠反应,频繁的呕吐时间久后,容易造成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引起反流,而呕吐本身即是一种最剧烈的反流。

    孕妇身体结构的改变也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由于胎儿不断长大,孕妇腹腔内压力逐渐增加,胃受挤压后胃腔内压力增加,当超过食管内压时就会出现反流。

    5.生活压力大者

    研究显示,有沉重生活压力的人易患本病。而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劳累、精神紧张、生气都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关系较大。二者均提示心理压力可能会是其危险因素。

    一、病因:

         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将吞咽的食物缓缓送达食管下端,此时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允许食物进入胃内;等食物进入胃中,食管下括约肌又恢复其张力,把住入口,防止食物从胃里反流入食管。

    所以说食管下括约肌就像一道闸门,食物通过后,闸门应该关闭。如果关不紧,或加上门里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食物返回食管,而引发不适。

    因此,当食管下括约肌因某种原因松弛,伴有或不伴有胃内压增高(暴饮暴食、胃排空延迟等)、腹内压增高(怀孕、腹水、负重劳动等),则会引起反流症状的出现。

    另外,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以及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等,均有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二、症状:

        1、烧心和反酸是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心窝窝)烧灼感。烧心和反流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加时可加重,部份患者烧心和反流症状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2、其它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胸痛、吞咽困难,或者咳嗽、咽部不适、胸闷心慌等非消化道症状。还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管损伤。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经过长期胃酸和胃液的刺激,黏膜出现糜烂及溃疡,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及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症状。

    2.食管狭窄:食管黏膜损伤和修复反复交替发生,使患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导致机械性狭窄。食管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特点为持续性或进行性加重,仅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发生。

    3.Barrett食管:在胃内容物的长期刺激下,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腺癌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0~50倍。

    四、哪些行为方式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喜欢穿紧身裤等会增加腹腔压力,加重反流,高脂、高糖饮食吸烟、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也易出现反流症状.

    五、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1、季节变化时注意胃区保暖,避免受凉。

    2、夜间症状为主的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睡前2~3小时避免进餐,床头垫高20~30厘米

    3、餐后:宜取直立位或0.5-1.5小时后进行散步,运动时间30-40分钟,以身体发热、微汗、不感到疲劳为宜。

    4、睡前:睡前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不少于3小时;腹部按摩:仰卧位双腿屈曲,用右手的掌心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做绕圈按摩,也可从上腹往下腹缓缓按摩,每天进行3-4次,每次5-10分钟左右。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预后影响很大,患者可控制体重:对于超重或近期体重明显增加的患者,应采取加强锻炼和调整饮食等方式减轻体重。

    5、尽量避免服用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镇静药、茶碱、孕酮或含孕酮的避孕药、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

    6、避免餐后立即平卧或头低脚高位,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7、避免各种引起腹压过高的状态(如紧束裤带),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二)、饮食指导

    1、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宜清淡,晚餐不宜饱食。

    2、烹调方法:食物应切细煮软。烹调以烧、蒸、煮等软性烹调为主。忌煎、炸、熏、烤及腌制食品。

    3、戒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酒精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大量饮酒,使胃内压力增高,及醉酒后的呕吐,都会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损害食管黏膜,并且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食管黏膜。

    4、忌咖啡、茶

    咖啡因刺激食管下括约肌,使它比较松弛,进而引起胃食管反流;咖啡因也会引起大量胃酸分泌,造成不适。另外,多饮茶会增加胃内压力,容易胃食管反流。

    5、少进高脂食物

    减少脂肪摄入量,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每日脂肪摄入少于45克。选购食物时要注意察看营养标签,不要买油脂量占总热量二成以上的食物。(1克油脂为9千卡)

    6、低糖饮食

    甜食会明显促进胃酸的分泌。

    7、忌酸类水果

    橘子、柚子、柠檬、柳橙、菠萝、西红柿或西红柿酱、番薯、可乐类碳酸饮料,以及浓郁的香料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洋葱、薄荷、留兰香等,都不适宜本病患者食用。

    (三)情绪管理

    胃食管反流病为慢性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长时间遭受各种相关症状的折磨,难免失去治疗的信心,加重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性情绪。为防止病情加重,鼓励患者释放心理压力,保持乐观情绪,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如听音乐、阅读、逛街等。适当户外运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有利于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胃肠蠕动,提高胃肠消化功能,减少反流,缓解病症。同时,设法减少与转移患者对疾病的过分担忧与注意,减轻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